中藥能治療各種疾病,主要依靠是其所具有的偏性,這個偏性是恢復人體內在平衡、治愈疾病的關鍵所在。中醫(yī)用來治病的藥物是中藥,而中藥大多取自于天然的植物、動物、礦物,其中尤以植物為多,所以在古代,中藥也被稱為“本草”。
中醫(yī)認為,人和萬物都得天地一氣而生,但人得天地之全性,草木得天地之偏性,人得病就是人體氣機出現(xiàn)了偏盛偏衰的情形,所以要借藥物之偏性來調整人體的盛衰。
古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中醫(yī)用藥是草根、樹皮、昆蟲、土石的形、色、氣、味來劃分其陰陽五行歸屬。比如,根莖的藥可以鉆在土地里生長,所以有通里的作用,如白芍;樹枝、樹梢則有生發(fā)之性,如桂枝;樹皮有包裹、收斂的特性,如肉桂。而果核的收斂性質又大于皮類;花兒有宣散郁結的作用,如月季花、玫瑰花;果實生在高處卻最終要下落,所以有使氣下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