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 | 主任醫(yī)師
暢俊平,本科,從事放射工作近30年,在影像還好診斷方面有豐富的經驗。2000年出診開始從事腫瘤的介入治療至今,發(fā)表專長專業(yè)學術論文數十篇,曾獲省科技進步獎。
臨床常根據腫瘤的病理類型或腫瘤的大小來分類。 一、根據纖維組織的多少,肝血管瘤可分為以下四型, 1.海綿狀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窩狀,充滿血液,鏡檢顯示大小不等囊狀血竇,其內充滿紅細胞,有時血栓形成,血竇之間有纖維組織隔,纖維隔內見有小血管及小膽管,偶見被壓縮之肝細胞索,纖維隔及血竇內的血栓,可見鈣化或靜脈石;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閉合,纖維間隔組織較多,呈退行性改變; 3.血管內皮細胞瘤,血管內皮細胞增殖活躍,易致惡性變; 4.肝毛細血管瘤,血管腔窄,纖維間隔組織多,臨床常見的大多為第1型,我們常說的肝血管瘤就是指肝海綿狀血管瘤,而后3型臨床較少見。 二、按照腫瘤大小分類, 小血管瘤是小于5厘米; 血管瘤是小于5厘米到10厘米; 巨大血管瘤是10厘米到15厘米; 特大血管瘤是15厘米,這種分類對于制定肝血管瘤的治療方案具有一定的意義,肝血管瘤一般情況下,生長緩慢,對于小于5厘米的,且無臨床癥狀的,可定期觀察,無需治療,對于小于5厘米,但有臨床癥狀的,或大于5厘米的肝血管瘤,就需要醫(yī)療干預了。
肝血管瘤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如B超 、CT,MRI是目前診斷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X線檢查無多大的意義,肝血管瘤經下述兩項以上影像學檢查有典型表現者,即可診斷。 一、超聲檢查,肝血管瘤的B超表現為,高回聲,呈低回聲者多有網狀結構,密度均勻,形態(tài)規(guī)則,界限清晰,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葉狀,內部回聲仍以增強為主, 二、造影超聲檢查,對影像學表現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病例,可考慮選擇性采用肝臟造影超聲檢查,螺旋增強CT或MRI檢查,肝血管瘤是由擴張的,異常血竇構成,其血管壁為單層內皮細胞,缺乏肌層及彈力層,無神經調節(jié),進入瘤體內的對比劑消失慢, 其他檢查,肝活檢準確率低,且可導致出血,肝動脈造影為有創(chuàng)檢查,多無必要,全身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對于排除代謝活躍的惡性腫瘤有一定價值。
肝血管瘤無明顯不適癥狀,當血管瘤增至5厘米以上或位置表淺時,可出現下列癥狀: 第一個就是腹部包塊,腹部包塊有囊性感,無壓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塊部位聽診時,偶可聽到傳導性血管雜音; 第二個是胃腸道的癥狀,右上腹隱痛和,或者不適,食欲不振,惡心 嘔吐,食后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 第三個是壓迫癥狀,巨大的血管瘤,可對周圍組織和器官產生推擠和壓迫,壓迫食管下端,可出現吞咽困難,壓迫肝外膽道,可出現阻塞性黃疸和膽囊積液; 第四個是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現上腹部劇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癥狀,多為生長于肋弓以下,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導致破裂出血; 第五個是卡梅斯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迅速增大的,血管瘤合并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急性或慢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減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異常。
肝血管瘤的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 肝血管瘤是最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30歲到50歲是本病的,高發(fā)人群,腫瘤可單發(fā),也可多發(fā),本病通常發(fā)展緩慢,病存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之久,絕大多數病人無癥狀,僅少數病人由于腫瘤巨大,才會產生臨床癥狀,大多數體檢時才發(fā)現,全球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主要有幾下幾種學說,一、先天性發(fā)育異常,肝血管瘤的發(fā)生是,先天性肝臟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由于肝血管發(fā)育異常,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二、激素刺激血栓,女性青春期 懷孕,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長速度加快,人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種致病因素,三、其它學說,有人人為細血管組織感染后,閉行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肝組織局部壞死后,血管擴張形成空胞狀,肝內區(qū)域性血循環(huán)停止,致使血管形成海綿狀擴張。
肝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由肝內大量的動靜脈畸形血管團組成,包括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瘤,毛細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為多見。 我們一般所謂的血管瘤就是指海綿狀血管瘤,它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多數發(fā)生于成年人,多見于30歲到60歲,女性多于男性,以前認為單發(fā)居多,從超聲影像問世以來,所觀察到的常為多發(fā),肝左右葉均可發(fā)生,以右葉較多見,肝血管瘤發(fā)病率為0.4到7.3,在常規(guī)腹部超聲檢查中,肝血管瘤的化纖瘤高達1.7%,體檢時的發(fā)生率,更是高達3%到20%,病人多無明顯癥狀,常在體檢或在行其它手術時檢查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