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患者因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排便習慣改變就診,有腹痛、里急后重及便血等臨床癥狀,完善病理鏡檢提示結腸浸潤潰瘍型異常癌細胞,侵及漿膜外脂肪累及2/3周,最終被確診為結直腸癌。經過科室病例討論,最終給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類藥物呋喹替尼進行治療。治療過程順利,無相關藥物副反應、耐受性好。經過一系列藥物治療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改善。
【基本信息】男,64歲
【疾病類型】結直腸癌
【就診醫(yī)院】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yī)院
【就診時間】2021年8月
【治療方案】給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類藥物呋喹替尼進行治療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4周,長期隨訪
【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無相關副反應,患者耐受性較好,經過相關治療,病情有所改善
一、 初次面診
門診今天接診了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主要以腹瀉、便秘交替出現(xiàn)及糞便外觀發(fā)生明顯改變?yōu)橹饕憩F(xiàn)?;颊呒易鍩o類似病史及遺傳病史。
門診完善超聲檢查,報告提示下腹可見異常中等回聲包塊,邊界清,有包膜,光點粗,分布不均。CT平掃及增強檢查結果提示升結腸腸壁不規(guī)則增厚,周圍淋巴結腫大。結合患者的病史以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初步考慮為結直腸癌。
在得到患者及家屬同意后,最終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等相關檢查,以確診疾病。
(CT:升結腸腸壁不規(guī)則增厚,周圍淋巴結腫大)
二、 治療經過
患者入院后隨即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其結果顯示結腸浸潤潰瘍型異常癌細胞,侵及漿膜外脂肪累及2/3周,脈管可見大量的癌栓,侵犯神經,上下切緣陰性,系膜淋巴結22/30轉移。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查可見異常細胞腫瘤,結合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傾向于結直腸癌,可見異常腫塊,侵襲的危險性為高度,腫瘤細胞P53(+++),CEA(+++),CA19-9(++),E-cad(-),CK20(+),CK7(-),CD44V6(-),CgA(-),Ki-67(80%+)。綜上,確診患者為結直腸癌。
確診后予以呋喹替尼進行治療,呋喹替尼是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類藥物,屬于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劑,可以通過相關多種途徑來阻斷各種蛋白激酶,從而達到治療惡性腫瘤的目的。
呋喹替尼在進入人體后,可以通過抑制BCR-ABL酪氨酸酶的活性,從而來刺激白細胞的增殖導致發(fā)病,因此本藥還有一定的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作用。通過我科室病例討論,對患者情況綜合考評,最終給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類藥物呋喹替尼進行治療,來緩解患者的癥狀,控制病情。
三、治療效果
患者在接受規(guī)范治療前,臨床癥狀較明顯,并且病情比較晚,經過綜合考慮,最終決定給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類藥物呋喹替尼進行治療。
在我的精心治療和護士的精心護理下,藥物治療過程相對較順利,住院治療4周,復查CT結果提示原來病灶部位較前縮小,遂同意患者以及家屬辦理出院。
出院后隨訪6個月,患者結直腸癌相關臨床癥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腹痛及便血的現(xiàn)象減輕,患者及其家屬對治療效果比較滿意。
四、注意事項
1.患者日常的飲食應保證營養(yǎng)均衡,食物多樣化,可以多吃一些比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還有優(yōu)質蛋白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肉等,盡量避免進食油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待病情恢復后,可適當進行強度較低的運動,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五、個人感悟
結直腸癌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在全球范圍內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居第三位和第二位。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問世,為惡性腫瘤患者帶來了新希望,但是這些以T細胞為基礎的免疫治療僅在少數(shù)患者中有效。
根據文獻研究報道,一般根據患者病史,超聲和CT等影像檢查及病理學檢測特征,基本可以確診結直腸癌。呋喹替尼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類藥物,其對于結直腸癌的相關癥狀有比較好的治療作用,本例患者藥物治療過程中無相關不良反應,隨訪過程中患者整體情況良好,暫時未出現(xiàn)復發(f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