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磷酸酶過少癥疾病
疾病介紹
-
磷酸酶過少癥(hypophosphatasia)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少數(shù)為顯性遺傳。多發(fā)生于小兒,其特點是血液、肝臟、骨骼和腎臟等組織中的堿性磷酸酶活性低下或消失,骨化不全,易骨折和尿液中磷酰乙醇氨(phosphorylthanolamine)排出量增加。
病因
-
小兒磷酸酶過少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發(fā)病原因
本病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少數(shù)顯性遺傳,病因不完全清楚。似因體內堿性磷酸酶不足或成骨細胞和軟骨細胞的功能不良,所產生的軟骨基質和骨樣組織性能不佳,堿性磷酸酶的形成減少,鈣鹽不能正常地沉著。
(二)發(fā)病機制
骨組織中骨樣組織大量堆積,鈣鹽不能正常沉著,骨小梁排列不規(guī)則,成骨減少。由于鈣鹽不能參加正常骨化,繼發(fā)高鈣血癥和尿鈣排量增加,常于嬰兒時期出現(xiàn)腎臟損傷,表現(xiàn)為腎臟輕度間質纖維化,腎小球萎縮或在腎小管及其周圍組織有鈣鹽沉積,以致腎功能不全。同時,由于高鈣血癥使顱縫早期愈合。因牙本質結構不良和牙周膜附著不佳,牙齒發(fā)育不良,常見乳齒早脫。
癥狀
-
小兒磷酸酶過少癥有哪些表現(xiàn)及如何診斷?
根據(jù)臨床癥狀出現(xiàn)的早晚分為新生兒型又稱先天性致死型(congenital lethal hypophosphatasia)、嬰兒型、兒童型和青少年型(hypophosphatasia tarda)。但上述各型并無截然分界,常常是病情修復和好轉過程的延續(xù)表現(xiàn)。新生兒型于出生后即出現(xiàn)顱骨軟化、肢體短粗、彎曲畸形及骨折,常伴有肢體表面皮膚的環(huán)形深凹切跡,有些病例可見藍色鞏膜、驚厥、青紫等癥狀,嚴重者出生時即為死胎,因胸廓軟弱無力和呼吸困難易致死亡。嬰兒型常于生后1~6個月發(fā)病,表現(xiàn)為體重不增,生長緩慢及頭圍增長亦緩慢,顱骨軟化、顱縫增寬、囟門突出、頭皮靜脈怒張、胸廓畸形和四肢彎曲。當高鈣血癥和腎功能損傷時,可出現(xiàn)厭食,嘔吐、便秘、發(fā)熱、多飲多尿,肌張力低下、驚厥,蛋白尿或膿尿。有些患兒可見皮膚色素沉著。當病變自然好轉,延續(xù)到2歲以后,可見兒童型癥狀,如走路較晚、步態(tài)不穩(wěn)、肢體疼痛、彎曲畸形,牙齒發(fā)育不良等。齲齒和乳牙早脫亦屬常見。因顱縫早閉,常發(fā)生繼發(fā)性顱壓增高或神經系統(tǒng)癥狀。發(fā)病年齡越大,臨床癥狀越不典型,病變亦較輕。成人型常只訴骨疼,容易骨折以及小兒時期病變所遺留的輕重不等的骨畸形。少數(shù)病人在關節(jié)、肌腱和椎間韌帶周圍發(fā)生鈣化。個別患兒僅表現(xiàn)為乳牙早脫、骨骼病變不明顯。
臨床表現(xiàn)特點,血、尿生化檢查和X線照片,是診斷本癥的主要依據(jù)。
檢查
-
小兒磷酸酶過少癥應該做哪些檢查?
在血清、骨骼、肝、腎、胰、腸黏膜、肺、腦膜和腦實質以及白細胞等組織中、堿性磷酸酶活性明顯下降或消失。病人及雜合子攜帶者的血和尿內均有大量的磷酸酰乙醇氨(phosphoethanolamine,PEA)。國外資料報告,尿和血漿PEA的正常值分別為17~99μmol/dl,0.21~0.33μmol/dl。腎臟PEA清除率正常值4~12ml/min。雜合子攜帶者尿PEA是正常值的3~8倍;血漿濃度大約為2倍;腎PEA清除率是正常值的4倍。低磷酸酶血癥患者尿PEA是正常值的10~50倍,血漿PEA是雜合子的2倍(0.75~0.85μmol/dl)。血鈣常升高,高尿鈣。腎功能損傷時,可出現(xiàn)蛋白尿或膿尿,血非蛋白氮增高。
X線檢查:輕癥病例的骨骼表現(xiàn)與重癥佝僂病相似,重者全身骨骼的骨化不全,長骨干骺端呈鋸齒狀凸凹不平,骨化不均勻,常見未骨化的透亮區(qū),骨干彎曲成角,更甚者一些骨骼完全不骨化。嬰兒時期多見顱蓋骨菲薄,骨化不全或僅見不規(guī)則的骨化中心,顱縫與囟門增寬。兒童時期可見病變修復,重新骨化或遺留骨畸形及骨折,由于顱縫早閉可出現(xiàn)頭顱狹小和顱壓增高的X線征象。成人期多見骨質疏松或骨折,有時出現(xiàn)腎結石。
鑒別
-
小兒磷酸酶過少癥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出生后表現(xiàn)肢體短小、彎曲和顱骨軟化的病例需與成骨不全、顱鎖骨發(fā)育不全或軟骨發(fā)育障礙等疾病鑒別;乳牙早脫尚需與組織細胞增生癥、頜骨感染及發(fā)生于齒、頜骨的腫瘤等疾病相鑒別;尿中排出大量的磷酰乙醇氨,可與其他磷酸酶低下的疾病相區(qū)分。有高鈣血癥的病例,主要依據(jù)X線檢查與其他各種原因造成的高鈣血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嬰兒特發(fā)性高鈣血癥或維生素D中毒等相鑒別。本癥的骨骼X線表現(xiàn)雖與佝僂病相似,但其血清鈣、磷均正常,而堿性磷酸酶降低,經維生素D治療無效,故不難鑒別。
并發(fā)癥
-
小兒磷酸酶過少癥可以并發(fā)哪些疾?。?/h2>
繼發(fā)高鈣血癥,出現(xiàn)腎臟損傷,致腎功能不全,多飲多尿。使顱縫早期愈合,常發(fā)生繼發(fā)性顱壓增高或神經系統(tǒng)癥狀,少數(shù)可發(fā)生關節(jié)、肌腱和椎間韌帶周圍鈣化。肢體短粗、彎曲畸形及骨折,因胸廓畸形、軟弱無力和呼吸困難,易致死亡。
預防
-
小兒磷酸酶過少癥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措施應從孕前貫穿至產前。
婚前體檢在預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積極的作用,作用大小取決于檢查項目和內容,主要包括血清學檢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體、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統(tǒng)檢查(如篩查宮頸炎癥)、普通體檢(如血壓、心電圖)以及詢問疾病家族史、個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遺傳病咨詢工作。
孕婦盡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遠離煙霧、酒精、藥物、輻射、農藥、噪音、揮發(fā)性有害氣體、有毒有害重金屬等。在妊娠期產前保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出生缺陷篩查,包括定期的超聲檢查、血清學篩查等,必要時還要進行染色體檢查。
一旦出現(xiàn)異常結果,需要明確是否要終止妊娠;胎兒在宮內的安危;出生后是否存在后遺癥,是否可治療,預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實可行的診治措施。
所用產前診斷技術有:①羊水細胞培養(yǎng)及有關生化檢查(羊膜穿刺時間以妊娠16~20周為宜);②孕婦血及羊水甲胎蛋白測定;③超聲波顯像(妊娠4個月左右即可應用);④X線檢查(妊娠5個月后),對診斷胎兒骨骼畸形有利;⑤絨毛細胞的性染色質測定(受孕40~70天時),預測胎兒性別,以幫助對X連鎖遺傳病的診斷;⑥應用基因連鎖分析;⑦胎兒鏡檢查。
通過以上技術的應用,防止患有嚴重遺傳病和先天性畸形胎兒的出生。
治療
-
小兒磷酸酶過少癥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一)治療
除對癥治療外,尚無特效方法。高磷酸鹽劑(中性磷酸鈉)持續(xù)治療可使血磷輕度升高,增加尿焦磷酸鹽的排泄,X線顯示骨鈣化明顯改善。Bongiovanni等報告3例患者用中性磷酸鈉1.25~3.0g/d,分4~5次口服,可使本病有改善。對高鈣血癥可給低鈣飲食或加用可的松治療。骨骼畸形嚴重和顱縫早期愈合的病例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二)預后
一般認為病變發(fā)生越早,病情越重,骨化障礙的表現(xiàn)亦重。重癥病人常于生后不久或1歲內死亡。病情輕者隨年齡增長骨病變自行修復,臨床癥狀減輕,血、尿生化改變也可有所改善,但仍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