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因素:易感體質、免疫紊亂、過敏性因素。 孩子發(fā)生過敏性紫癜,有三個因素重疊后可以引起過敏性紫癜: 1、孩子的易感的基因體質,有家族史。 2、免疫紊亂,孩子在這段時間容易感染過敏性疾病。 3、有一些明確的過敏因素,這段時間很不幸又接觸這些因素。 三個因素疊加容易出現過敏性紫癜,體質無法改變,所以需要注意避免免疫力下降和接觸過敏原。
家長不能輕易判斷孩子患過敏性紫癜,建議去??漆t(yī)院進行診治。 兒童出疹性疾病很多,如水痘、麻疹、濕疹、猩紅熱等。 在這個過程間,根據孩子疾病的發(fā)生而判斷過敏性紫癜的皮疹有點難,實際上當孩子不舒服或出現皮疹時,建議家長去專科醫(yī)院進行診治。 另外,如果確診為過敏性紫癜,一定要檢查患兒的過敏原,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
貧血的預后和貧血的分度有關,如果孩子僅為輕度貧血則預后較好,重度貧血則預后較差。 如果孩子僅僅是輕度的貧血,可能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會有面色的蒼白乏力,及時補充鐵劑以后,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恢復后就沒有影響。 但如果孩子是重度的貧血,而且持續(xù)時間又比較長,可能對孩子的其他系統(tǒng)有一些損害,出現煩躁、體格發(fā)育的減慢,甚至于低于正常同齡兒、食欲不振等。
加重顱內出血的因素有: 一、顱內出血以后沒有適當補液; 二、患兒血壓忽高忽低、血容量忽多忽少; 三、合并缺氧、酸中毒以及代謝紊亂; 四、凝血因子缺乏、凝血障礙; 五、呼吸支持時呼吸機壓力的調節(jié)不當; 六、醫(yī)療護理操作時不適當的搬動、不適當的氣管內吸引等。 一旦診斷新生兒顱內出血,就要給予綜合的全面治療,包括呼吸支持、維持血壓及血糖、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維持輸液量穩(wěn)定,避免輸液過多以及避免脫水,并適當補充凝血因子。
如果患兒在新生兒期曾經診斷為顱內出血,后期又發(fā)生了癲癇或者疑似癲癇的臨床表現,就要到小兒神經??七M行全面的診治,治療過程如下: 首先應進行頭顱影像學檢查、腦電圖檢查、血生化以及遺傳代謝檢查等,然后根據檢查結果分析發(fā)生癲癇的原因,是顱內出血后遺癥,還是其他病因,最后在必要時進行抗癲癇治療。 抗癲癇的藥物一旦開始服用,就要定期規(guī)律復診,因為抗癲癇的藥物使用劑量存在相當大的個體化差異,服藥過程中要逐漸調節(jié)劑量,同時也要監(jiān)測服藥后有無肝腎功損傷,是否發(fā)生骨髓抑制等一系列后遺癥。服用抗癲癇藥物后不能隨意停藥,因為癲癇的控制需要漫長的過程,需要根據藥物不斷地調整劑量,甚至更換藥物的品種,才能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新生兒貧血與喂養(yǎng)關系不大。 喂養(yǎng)引起的貧血,主要由于缺乏葉酸、B12和鐵劑等營養(yǎng)缺乏導致貧血,鐵的缺乏是常見的原因。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缺鐵的時間比較長,從缺鐵到出現缺性貧血,大概需要三個月以上,因為只有把儲存鐵耗盡才會出現血性貧血。而新生兒缺鐵性貧血指的是從臍帶結扎到28天開始,需要3個月才能出現新生兒貧血,所以新生兒貧血和喂養(yǎng)關系不大,與母親產前或者產時的胎盤等異常、出生后感染、溶血有關。
換血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比較復雜,對新生兒病房的醫(yī)療條件和醫(yī)護治療的水平和操作的水平要求也比較高。注意事項如下: 一、選擇合適的外周動脈及合適的外周靜脈進行置管; 二、血庫提供合適的血源; 三、換血中要維持患兒的體溫; 四、換血過程3~4小時中患兒要禁食,避免胃腸道血流波動以及吃奶引起的嘔吐和誤吸; 五、對煩躁患兒可以給予適當的鎮(zhèn)靜藥物; 六、換血時要對患兒設置嚴密的觀察表格,隨時觀測脈搏、血壓,甚至設置有創(chuàng)血壓監(jiān)測,每10~15分鐘進行經皮膽紅素、血糖、脈搏以及血壓的監(jiān)測和記錄; 七、換血中避免低血糖、低血鈣和電解質紊亂以及血壓波動; 八、嚴密觀察動脈出血端,有沒有血液凝固導致出血不暢,同時嚴密觀察輸血端輸血的液速是否過快,出血和輸血是否能夠保持穩(wěn)定和平衡。 總之在換血過程中要加強對患兒的監(jiān)測,并且一定要在有換血治療經驗的醫(yī)院開展換血操作,因為換血對技術操作的要求很高,同時風險也比較高。
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預防早產,應加強圍產期的保健,及時發(fā)現妊娠合并的高危因素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二、如果早產不可避免,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和適當的分娩方式結束妊娠; 三、從產房的新生兒復蘇、新生兒從產房轉運到新生兒病房以及新生兒病房的治療,都有保持血壓、血容量穩(wěn)定、維持正常血糖、維持代謝穩(wěn)定以及及時進行各項的護理操作和醫(yī)療救治,防范早產兒顱內出血; 四、避免產傷,盡可能避免胎頭吸引及不恰當使用產鉗,分娩時嚴重的缺氧、缺血要避免不恰當的復蘇導致顱內出血; 五、嚴密觀察患兒的臨床表現,有無不明原因的意識狀態(tài)改變、肌張力改變,不明原因的驚厥、不明原因的貧血或者不能解釋的黃疸加重,要警惕是否發(fā)生了顱內出血,必要時進行相應的頭顱影像學檢查來排除或者是確診。 另外部分顱內出血無法完全預測,如有些孩子有家族性的凝血因子缺乏、先天性的腦血管發(fā)育畸形等,都可能會導致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治療多久能好與病情有關。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治療分為急性期治療及后遺癥期治療。1~2級的顱內出血可以給予綜合治療,包括適當的支持治療及補充凝血因子治療,這類足月患兒的顱內出血療程為1~2周。 早產兒顱內出血的治療與早產兒的胎齡及并發(fā)癥有關,早產兒除了顱內出血外,還合并多個臟器發(fā)育不成熟以及多個臟器的功能障礙,包括呼吸功能障礙,早期有呼吸窘迫綜合癥,后期可能會有慢性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以及消化系統(tǒng)功能不成熟,甚至可能出現循環(huán)功能障礙,需要做動脈導管未閉的結扎手術等,另外需要根據早產兒多器官異常的恢復程度來決定是否達到出院的標準。 恢復期新生兒顱內出血的治療主要是監(jiān)測顱內出血是否會引起腦積水,是否會影響到相應的腦功能,是否合并腦癱、癲癇、智力障礙、視聽障礙等,必要時應轉到康復科進行長期的康復治療。